见信好~ 本期开始,随意搜寻基本上进入到了比较稳定的状态,各个板块都开始有了各自的定位,并且从本周开始,除了仍然保证每周的更新外,还会开始尝试一些新的载体内容,比如视频?敬请期待。
保持更新,创作经典。
一、好好学习
1.1 牛奶在咖啡中的作用
本期的好好学习还是跟「咖啡」有关。如果你有观察过拿铁的制作过程,会发现制作的时候,咖啡师都会用蒸汽棒将冷的液态牛奶变成泡沫热牛奶,但为何要这么做呢?
- 首先第一个问题是,为何要加牛奶?
添加牛奶,最早是为了平衡风味,咖啡的苦味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。并且因为牛奶里含有脂肪,也让咖啡的口感变得更加浓郁和丝滑。
另一方面,根据现代研究表明,添加牛奶还可以显著改变咖啡的营养成分,抵消咖啡对人的一些负面影响,其中最显著的作用就是减低因饮用咖啡而带来的骨质疏松的风险。
- 第二为啥是用蒸汽棒打成奶泡?
首先,蒸汽棒做出来的奶泡,除了将牛奶打成泡以外,还有另一个作用——加热。牛奶内含有乳糖,因为乳糖比较难溶解,所以牛奶一般不是很甜,但经过加热后,会增加它的溶解度,使糖分解,从而增加牛奶的甜度。将其加入到咖啡后,能进入一步平衡其苦味。所以这就是为啥,有的时候你手中的澳白或者馥芮白,并没有加糖,却感觉它很甜。
另外你可能也会问,如果是加热为何不用其他方式?原因是使用蒸汽加热比很多加热方式都要快。
第二,使用蒸汽加热,还会将空气打入牛奶,并形成泡沫,这个作用则是更多的是为了提升口感。以及能够更好的做出拉花的效果。
1.2 连载了十三期后,我学到了什么
整个过程,令我受益最大的是两点:
- 输出倒逼输入:因为需要撰写 newsletter ,所以每周都需要抽出不少时间学习,撰写内容的过程中,还会时常发现自己不了解的地方,又会倒逼着我去重新学习。
- 承诺提升行动力:坦率说来,学习这个事情,是个短期收益很低的事情(临考冲刺除外),所以在我连载随意搜寻以前,读书的情况就是「买书如山倒,读书如抽丝」,但现在因为有了连载承诺,我的行动力与自律都显著提升了,相信不久后甚至能形成习惯。
如果你打算学习或研究点什么,不必像我这样搞个 newsletter 每周更新,但可以尝试搞个文章连载?甚至可能就是一段较短的感悟都行。然后每周在各大社交平台发布出去,可能也会有相同的效果。
二、小信号
上一期留了一个问题「面对这个趋势你我能做什么?」
我的想法是:也入局试试。
所以本期开始,小信号栏目可能会有点不一样,主要跟大家分享下我一周的入局观察。
发送完上一期后,我就开始使用和研究跨境电商,研究了下,我并没有选择亚马逊,而是选择 Shopify + Tiktok 的方式。所以本周开始研究起了 Tiktok,刷了一周,整体的主观感受是:
Tiktok 不管是功能还是内容,给我感觉像一年或两年前的抖音。电商功能还在部分国家灰度,直播有人开始在玩,但观众不算多。
为了扩大观察的样本,我买了 3 台安卓机,2 台二手的谷歌,1 台小米(别问为啥不用 iOS,问就是穷)。分别用不同的 Email 账号注册了三个号,一个英国号,两个美国号,可能是版本和地区的关系,命中了三种冷启动引导:
- 英国的是注册完成后,会有个进度条,要求你查看足够多的视频才会达到 100% 并消失(应该点赞啥的也会涨,没细看)
- 美国的账号,一个是需要手动选择感兴趣的内容类型(比如科技、运动等),一个是直接就进入到产品,没有进度条,也没有手动选择。
再说下推荐算法和内容:
- 两台谷歌手机,一个用英国号,一个用美国号,然后刻意保持相同的行为和偏好去刷视频。可能是因为英国区在灰度小店功能,导致做好物型账号的人还挺多的。刷到好物和带货类的视频的概率比较高。而美国的相对比较少,而且 profile 里带店铺链接的也比英国的要少。
- App 语言的设置,对推荐影响还是蛮大的,换成日语后,推荐里的视频就开始出现日本的内容。另一个权重很高的,感觉是观看时间。如果某个类型的视频,完播率比较高,后续就会推荐类似的内容。
- 不知道是不是很多老外还在用旧款安卓机,不少视频清晰度都比较低。而且给我感觉不像国内是有团队在制作,大部分都应该是素人?而且估计也缺少像影视飓风这样的人?(不过他们也有 Casey Neistat,手动狗头)
也看到了一些在抖音不太一样的内容:
- 绿幕型内容,就是内容在人后面播放,然后人跟随内容的播放做一些动作。看了几个这种类型的内容,感觉都很阴间。挑了一个还算不错的:

- 合拍型内容非常多。就是左边一个视频,右边一个视频那种。记得最早是两个 UP 主发不同内容,然后创作出一些很有意思的视频,比如两边的人拍不同的舞蹈。但我最近刷到的,有点像国内的「不要笑挑战」,右边放奇怪的视频,然后左边放自己的观看自拍,然后做出一些搞笑的表情等。
- 和抖音比起来,电影和书籍类的视频,可能是版权的原因,非常非常少,几乎没有。但从国内搬运的视频真的还挺多的,而且不知道是不是我的刻意的行为导致的,带货的比我想象中的要多很多。
- 可能是美国区用户更多一些?感觉刷到小姐姐的视频的概率比较高,然后刷着刷着,美国的号越来越多美女视频了,但很神奇的是英国的倒不会,我很少在英国号上刷到小姐姐。而且我真的没有刻意去看,两个号的行为都是类似的,看到小姐姐视频都会点开 profile 看看是否有带店铺链接。另外感觉审核的标准也会比国内低一些。
哦~
最后不只有国人会开设抖音涨粉教程,也有很多老外在搞,比如这个:https://www.tiktokcreatorpro.com/optin-465941361613053206167
三、惊叹时刻
3.1 每周书籍
本周跟大家推荐的是《如何制作咖啡:咖啡豆背后的科学》,虽然在豆瓣上评分只有 6.6 ,但还是非常推荐。内容不深,但很全。读的过程中,会产生很多疑惑,但读完一遍基本上能了解到整个框架知识。
另外,看书名也知道,本期和上一期的好好学习分享的内容,就出自这本书。
3.2 每周推荐
- 38% 的远程办公者在床上办公:根据 CraftJack 的调查,45% 的美国远程工作者常常在沙发上办公,38% 的人 经常在床上办公, 20% 的人在外面办公。
- 广州最近连日暴雨,叫车越来越困难,周三,滴滴叫了两辆车都离我 10 分钟的车程,试了下高德打车,几秒钟就叫到了,车离我 2 分钟的车程。
- 之前以为「基本操作」不再更新了,但 7 月 31 号,他们发布了最新一期「音乐:边做边学」,不想讨论太多关于政治的事情,单纯从内容的角度看,这期内容真的太酷了。
- 健身了两个月瘦了 10 斤,给自己奖励了双新鞋,之前一直很好奇为啥 Allbirds 在某些圈子里会那么火,所以去广州太古汇试了下,讲真还挺舒服的,而且不穿袜子穿起来也很舒服。拍照技术不行,盗了张官网的:
